2019年7月20日,中國膜工業協會培訓工作會在河北秦皇島召開,這是協會第一次培訓工作會,旨在對自2015年至今四年半的培訓工作進行全面總結,并探討膜行業職業培訓未來的發展方向。
共有25位教師及企業代表出席了本次培訓工作會,他們來自膜研發機構、生產企業、膜工程公司及運營單位的膜產業全鏈條,有著廣泛的代表性。中國膜工業協會理事長鄭根江、秘書長王繼文兩位主要領導出席了本次培訓工作會。
會議開始時,王繼文秘書長向全體與會代表發表了開篇致辭。他首先對各位老師百忙之中參加協會的培訓工作會表示歡迎和感謝!并指出,中國膜工業協會培訓部是在各位老師專家一塊發展下的有規劃、有未來的平臺,在膜行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,也提供著越來越深層次的服務。膜工業專業技能培訓告訴了人們怎么選膜,怎么用膜,讓越來越多的傳統工業開始選擇使用膜,以及認識到膜的重要性。他還指出,培訓是一件“花小錢辦大事”的事情,膜技術的應用因培訓而變得更加順利。他希望,各位老師在本次會議上多提建議,共同為膜職業培訓謀劃未來。
隨后,各位領導和代表們聽取了培訓部主任石雪莉所做的培訓工作報告。
報告首先對膜行業的現狀進行了分析:
?。?)從事分離膜行業的研發機構有100多家,膜生產企業有500多家,膜的設備及工程公司大約在2000余家;
?。?)在這樣一個從業數量極其小眾的行業里,膜的種類多,但每種膜的從業單位不多,涉足學科交叉,應用領域極其廣泛,但在每個應用行業所占的比重??;
?。?)人才斷崖現象嚴重,國內任何高校的???、本科都沒有分離膜產業,最早接觸分離膜技術也要從研究生階段而已,對于分離膜技術的專業普及教育不夠,從膜的制造—銷售—工程—運維的膜產業環節,本應由專本科畢業生完成的工作,都是由碩士到博士這一層次的人才完成,“人才斷崖”現象嚴重制約了膜產業的發展。
?。?)水處理用有機超濾膜在分離膜中投資小,從業門檻相對低,因此是外行叩開膜行業的大門,一些膜企業以低價劣質產品搶占正規膜市場,以減少膜使用量的設計方案中標工程項目,造成市場魚龍混雜,而由于膜技術的普及不夠,用戶往往對膜的質量和系統的好壞識別力低,對維護和保養更是一無所知,造成了許多膜法項目無法正常運行,客戶損失嚴重。作為一個高新技術的小眾行業,一個失敗的膜工程案例,往往影響了一個地區都不敢采用膜法,所以每一個失敗的案例,都是膜行業的一次巨大的損失。
因此,“膜職業培訓是對膜行業‘人才斷崖’的有益補充,是對應用行業膜知識普及推廣的重要手段?!?br/> 報告中,石雪莉主任匯報了培訓部成立以來的培訓情況、國家職業資格鑒定實訓基地建立情況和《膜法水處理》教材編寫情況;介紹了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和膜行業專業能力證書;通報了中國膜工業協會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建設情況。
培訓部王利祥老師對《培訓調查問卷》取用的128份樣卷進行了統計分析。問卷調查顯示了膜行業從業人員學歷較高的現象,81%的從業者均具有本科以上學歷。78.51%的從業者在工作中會經常遇到問題,而88.43%從業者沒有參加培訓的原因是工作忙沒時間參加線下培訓。
聽完匯報,在座的各位就膜培訓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討論,并統一了思想認識:
1. 對于一些現有的專業技術課程,由于從業單位少,按照工藝或應用合并開展;
2. 運維培訓按區域劃分,方便操作人員就近學習;
3. 對于一些應用領域,走進企業或園區,量身打造課程;
4. 適時開展線上培訓,方便學習,但需注意線上培訓的公正性、導向性和課程質量。
工作會的最后,鄭根江理事長做總結性發言,并作出了如下指示:
1. 膜分離技術在工業各領域發揮著“四兩撥千斤”的作用,但據現有行業數據分析,膜行業的技術附加值不高,原因在于高水平人員緊缺,應提高一線技能人員的水平。
2. 專業技能培訓要有體系、有培訓大綱、有培訓計劃,教師們要在大綱內發揮自己的工作特長,把課講好。行業培訓體系也要有總大綱。
3. 培訓以市場需求為導向,培訓適用人才,對高校畢業生進行專業再造!
4. 建議適時開展職工技能競賽,評出最佳崗位能手,擴大行業影響。
5. 培訓要做到頂天立地。頂天:抓住膜科技前沿,宣傳給大家;立地:培訓更多的一線員工,補齊膜人才缺口。
20日下午,老師們進行了小型的技術交流活動,工作會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圓滿結束。
通過本次工作會,參加會議的老師和企業統一了思想,“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”,培訓不僅僅是協會的事,是研發、設計、工程、運維各環節老師和企業共同完成的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