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業新聞
Industry news
浙江永寧藥業納濾濃縮避免紅花黃色素制造過程熱降解
《臺州日報》記者 洪雨成 / 時間:2014-12-05 08:24:53
據中國臺州網2014年11月30日訊 浙江永寧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年增2億瓶頭孢抗生素和3000萬瓶紅花黃色素粉針劑技術改造項目是省重點建設項目,落址于黃巖區梅花井路4號,利用公司原有用地,擴建一棟五層廠房,屬零增地技改項目。目前已投資8500萬元,通過“機器換人”,形成了年產3000萬瓶注射用紅花黃色素凍干粉針劑的生產能力。
換上參觀服,穿上一次性鞋套,記者近日走進了浙江永寧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。沒有醫藥企業印象中的刺鼻氣味,也沒有傳統制造企業人員密集的場景,這是“機器換人”帶給生產車間的改變。
流水線自動化生產,使得永寧藥業實現了從低端產業鏈向高端制劑的轉變;多年自主研發,企業生產重心由抗生素品種向心血管系統藥物傾斜??萍紴槲溲b,創新是動力,在保持經濟效益不斷增長的同時,永寧藥業成功實現了這兩大轉型。
要成為百姓心中的“放心藥廠”,藥品的高質量和零污染是重中之重。為實現這一要求,永寧藥業先后在零增地技改方面投入3億元,用于廠房、設備、公用系統和檢驗儀器等硬件的升級改造。
此次項目下興建的五層復合型廠房,未增加工業用地,卻極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一層為人員總更區及相關配套工程,二層和三層為凍干粉針劑車間,四層為無菌車間,五層為預留層,兼臨時倉儲功能。
307車間主任林德君告訴記者,“整棟廠房都是按照新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設計與建造?!?BR> 車間內整條生產線實現了自動生產,自動配液系統具有自動稱量和分配功能,同時可進行在線清潔和在線滅菌;聯動控制裝置保證生產線銜接自然,運行流暢,線上配備隔離操作器,保持內部環境與外界隔離;凍干機自動進出料系統實現了西林瓶的連續傳輸,機器人自動進行進出料,減輕工人勞動強度之余,更提高了效率,減少藥品遭人為污染的概率,并與無菌隔離系統完美結合,使產品始終處于潔凈環境。
同時,制藥用水設備對關鍵參數達到在線監控,成品自動包裝系統確保檢測與廢品剔除同步操作,并具有計數功能。
“注射用紅花黃色素”是永寧藥業獨家原研、首家上市,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國家中藥二類新藥。為了產品的研制,企業先后投入近7000萬元配套資金,歷經十余年才上市成功。
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建文向記者介紹,近年來,在臨床醫學應用方面,相繼有紅花片劑、注射液和復方制劑問世,但這些產品都是采用傳統工藝提醇沉法,雜質較多,有效成分紅花黃色素的含量較低。
在分析傳統方法的基礎上,永寧藥業利用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檢測手段,首次設計了一條全新的工藝路線。以紅花為原料,創新采用大規模層析、納濾濃縮、分離、分子篩純化等高科技手段,得到的紅花黃色素樣品純度高、雜質少,單質純度達98.5%。由于紅花黃色素具有熱敏性,選擇凍干粉針劑的形態,避免了制造過程中的熱降解。
從以醫藥中間體和原料體生產企業向高端醫藥制劑企業轉型,從以抗生素品種主導產品的企業,向以心血管系統藥物為主導產品的企業轉型,在結構轉型中更難能可貴的是,永寧藥業始終保持了產業鏈的完整性。
相較之前年產1000萬瓶的產能,新增3000萬瓶的注射用紅花黃色素凍干粉針劑項目不僅滿足了市場需求,同時也助力永寧藥業進一步控制和降低生產成本,銷售收入達8億元,利稅2.8億元,成功實現了規模經濟。
換上參觀服,穿上一次性鞋套,記者近日走進了浙江永寧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。沒有醫藥企業印象中的刺鼻氣味,也沒有傳統制造企業人員密集的場景,這是“機器換人”帶給生產車間的改變。
流水線自動化生產,使得永寧藥業實現了從低端產業鏈向高端制劑的轉變;多年自主研發,企業生產重心由抗生素品種向心血管系統藥物傾斜??萍紴槲溲b,創新是動力,在保持經濟效益不斷增長的同時,永寧藥業成功實現了這兩大轉型。
要成為百姓心中的“放心藥廠”,藥品的高質量和零污染是重中之重。為實現這一要求,永寧藥業先后在零增地技改方面投入3億元,用于廠房、設備、公用系統和檢驗儀器等硬件的升級改造。
此次項目下興建的五層復合型廠房,未增加工業用地,卻極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一層為人員總更區及相關配套工程,二層和三層為凍干粉針劑車間,四層為無菌車間,五層為預留層,兼臨時倉儲功能。
307車間主任林德君告訴記者,“整棟廠房都是按照新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設計與建造?!?BR> 車間內整條生產線實現了自動生產,自動配液系統具有自動稱量和分配功能,同時可進行在線清潔和在線滅菌;聯動控制裝置保證生產線銜接自然,運行流暢,線上配備隔離操作器,保持內部環境與外界隔離;凍干機自動進出料系統實現了西林瓶的連續傳輸,機器人自動進行進出料,減輕工人勞動強度之余,更提高了效率,減少藥品遭人為污染的概率,并與無菌隔離系統完美結合,使產品始終處于潔凈環境。
同時,制藥用水設備對關鍵參數達到在線監控,成品自動包裝系統確保檢測與廢品剔除同步操作,并具有計數功能。
“注射用紅花黃色素”是永寧藥業獨家原研、首家上市,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國家中藥二類新藥。為了產品的研制,企業先后投入近7000萬元配套資金,歷經十余年才上市成功。
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建文向記者介紹,近年來,在臨床醫學應用方面,相繼有紅花片劑、注射液和復方制劑問世,但這些產品都是采用傳統工藝提醇沉法,雜質較多,有效成分紅花黃色素的含量較低。
在分析傳統方法的基礎上,永寧藥業利用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檢測手段,首次設計了一條全新的工藝路線。以紅花為原料,創新采用大規模層析、納濾濃縮、分離、分子篩純化等高科技手段,得到的紅花黃色素樣品純度高、雜質少,單質純度達98.5%。由于紅花黃色素具有熱敏性,選擇凍干粉針劑的形態,避免了制造過程中的熱降解。
從以醫藥中間體和原料體生產企業向高端醫藥制劑企業轉型,從以抗生素品種主導產品的企業,向以心血管系統藥物為主導產品的企業轉型,在結構轉型中更難能可貴的是,永寧藥業始終保持了產業鏈的完整性。
相較之前年產1000萬瓶的產能,新增3000萬瓶的注射用紅花黃色素凍干粉針劑項目不僅滿足了市場需求,同時也助力永寧藥業進一步控制和降低生產成本,銷售收入達8億元,利稅2.8億元,成功實現了規模經濟。